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今年以來,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積極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筑牢“社保服務進家門、權益落實到個人”的服務理念,錨定“勞有樂業、才有優用、技有專長、老有頤養”目標,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不斷提升社保服務“質感”和“溫度”,努力推動各族群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云南人社為民助企“有態度”
一句“我還能干”
服務群眾“有溫度”
“你的失業保險金已經申請下來了,每個月1350塊錢!苯拥皆瓎挝浑娫捄,在省腫瘤醫院正猶豫是否延期進行甲狀腺腫瘤手術的孫女士終于放下了梗在心頭的“石頭”。
今年3月份,孫女士因年滿50歲,已不符合原單位用工要求,便不再與其續簽合同,因購買社保還未滿15年,孫女士還不能辦理退休手續。無獨有偶,孫女士在體檢時又檢查出了患有甲狀腺癌,醫生建議盡快手術切除;鹕蠞灿,給本就欠了很多外債的生活又增添了諸多煩擾,孫女士心情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如果失業保險金能夠申領的話,我就能放心地做手術了,生活負擔就沒有那么大了!睂O女士想起來曾有人到公司專門宣講過失業保險政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她向玉溪市社會保險局提交了申請材料,最終沒想到申領到了這筆失業保險金。
人民群眾的心頭事,就是人社工作的關切事。失業保險不僅是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的“兜底”措施,也是促進就業工作的重要手段,為充分激活失業保險展現“就業服務”的功能作用,云南省在失業保險基金中專門設立技能培訓補貼,增強失業保險在促進就業方面的“酵母”功能,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在穩定就業崗位、預防失業和促進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自云南省推行作風革命、效能革命以來,云南人社系統大力提倡一線工作法,緊貼一線群眾開展服務,創新開展社保服務“康乃馨”行動,組建146支社保服務先鋒隊,到一線開展政策宣傳、參保動員、權益維護等工作,累計開展活動近萬場次,提供服務120余萬人次。截至2022年7月底,云南省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340余萬人,達到目標任務的99.64%,人均失業保險金水平達到1356元/月,社保服務進企業、進社區行動取得了“擴員增面”的實質性效果。
“等手術結束,身體康復一段時間,我要參加人社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再找一個工作,爭取干到60歲!睂O女士說道。

云南人社為民助企“有態度”
一面暖心錦旗
為民辦事“有速度”
今年3月,劉宇寧一家三口為云南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送來“盡職盡責暖人心 嚴謹高效辦實事”的錦旗,以兒子豆豆為主人翁拍攝的“仲裁寶寶”短視頻,也在網絡上迅速流傳開來。
去年以來,國家下大力整頓教育培訓機構,不少機構因無法適應市場新要求,很快樓去人空。2021年7月,某培訓機構教師劉宇寧挺著九個月身孕的大肚子和其他8位申請人一起走進了云南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申請解決拖欠工資和經濟補償問題。
“申請人找上門了,但遠在北京的被申請人卻始終聯系不上!敝俨脝T譚遠萍用心急如焚來描述自己當時的心境。想盡一切辦法聯系上被申請人后,仲裁員根據位處多地的特點,建立了微信調解群,讓大家足不出門戶就能參與調解全過程,經過多次耐心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簽訂了仲裁調解書。
2022年2月,雙方約定的付款時間到了,但被申請人卻未按約定支付工資,申請人劉宇寧抱著五個月的兒子再次走進了云南省勞動爭議仲裁院尋求幫助,強制執行本應由人民法院執行,但申請人的事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仲裁員積極對接北京法院,不斷和被申請人溝通協調,經過數十次的溝通協調后,被申請人終于付清了九位申請人的全部工資。
近年來,云南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結合疫情實際,積極探索調解仲裁信息化建設路徑,持續推進“互聯網+調解仲裁”工作,以“智慧仲裁”多項工作措施提高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質效,通過互聯網為身處異地、受疫情影響不能到現場的當事人提供便利,多次探索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成功調解案件,實實在在地為當事人辦事,讓當事人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像這樣不怕周折、為民辦實事的案例在云南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那面掛滿了錦旗的墻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一面面錦旗就是一份份滿滿的勞動爭議仲裁的力度和溫度。

云南人社為民助企“有態度”
一份補貼資金
助企紓困“有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發送量、建設投資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這對擁有3.9萬名員工、251個管轄車站的昆明鐵路局來說,影響非比尋常。
為幫助企業更好解決存在的困難,人社部門迅速出臺實施“降、緩、返、補、擴”系列政策措施,通過降低失業保險金繳費率,昆明鐵路局預計全年節省開支6900余萬元,通過保費緩繳,預計可緩繳資金近11億元,有效解決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很好、落實快,在助力企業方面可謂是‘雪中送炭’,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也增加了我們發展的信心!笔I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開展以來,得到了企業的普遍好評,瑞麗市一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云南人社為民助企“有態度”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是預防失業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對企業承擔穩定就業崗位社會責任的一種激勵。它對沖了企業的用工成本,緩解了經營壓力,穩定了職工隊伍,受益企業還積極主動穩崗擴崗!痹颇鲜∪松绮块T的工作人員解釋道。
為有力幫扶企業紓困解難減負,云南人社系統不出虛招,打出了“降、緩、返、補、擴”的組合拳,實施了一系列階段性、組合式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政策措施。讓政策跑出加速度,跑在受困企業的前面,不斷釋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穩就業的政策效應,助力企業爬坡過坎,通過穩市場主體,達到穩就業的目的。
今年我省已基本完成穩崗資金首輪發放,截至8月中旬,超過8.19億元的穩崗資金直達企業,惠及6.66萬戶企業、166.77萬名職工。同時,云南人社系統還積極發揮創業帶就業的作用,向重點群體和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4萬筆,發放貸款金額93.92億元,帶動就業14.95萬人。
同時,為讓人社服務跑贏時代需求,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通過數據共享、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輔助等手段,持續優化經辦服務,企業、群眾無需主動提出申請,就能直接享受相關政策,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資金、服務找企業”,實現由“跑腿申請”到“網上申請”,再到“無需申請”的服務迭代發展,真正實現穩崗返還、一次性留工補助、一次性擴崗補助“免申即享”,技能提升補貼“免證即辦”,失業補助金、農民工臨時生活費“免跑即領”。
今年以來,云南人社系統通過免申報、零跑腿、快發放,累計為單位和個人減輕繳費負擔13.28億元,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8.47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8.19億元、一次性留工補助2999萬元、一次性擴崗補助6.45萬元,緩繳、少繳工傷保險費5400萬元,進一步彰顯了人社工作服務大局的作用。
